伊斯蘭宗教與文化
伊斯蘭,英文名稱為Islam,原意為〝和平〞、〝順從〞,作為一個宗教的名稱,「伊斯蘭」的意思就是「對造物主無條件的完全歸順和服從」,同時暗示:唯有順從造物主的意願,人類才能獲得真正身心的安寧,而社會也因此能夠得到和平。過去在世人眼中,伊斯蘭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,信仰者遍及全球各地,但主要信仰區域是從巴基斯坦、阿富汗往西邊經過兩河流域至地中海東岸,再往南延伸至阿拉伯半島。
20世紀開始,這個區域被發掘到豐富的石油蘊藏量,一瞬間成為掌握全球最重要的經濟命脈。今日,以金磚四國為首的新興市場興起,石油價格不斷攀升,以中東國家為主要會員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(OPEC)已經成為左右全球經濟最重要的國際組織,〝伊斯蘭〞不在只是宗教的代名詞,在金融投資領域上也有了全新的定義。
伊斯蘭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一樣,也是起源於猶太教,分享古老的地中海文明,及更古它的中東文明。所以他們的哲學觀念和文化本質也一樣,都是一種擴張型的文化,從信徒人數和影響範圍來看,伊斯蘭教僅次於基督教,是世界第二大宗教。阿拉伯字母也是僅次於拉丁字母在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文字系統。不幸的是,這兩種文化是相鄰的,因此歷史上曾經發生過非常激烈的相互鬥爭,目前世界上絕大多數熱點局部戰爭和國家內部的教派爭鬥,都是起源於這兩種文化的衝突。
伊斯蘭教禁止飲酒,後來又引申為禁止吸煙和服食任何毒品,所以伊斯蘭教文化圈內的國家是目前世界上消耗酒精、煙草和毒品最少的人群。由於教義禁止飲酒,在伊斯蘭世界咖啡的飲用發展和流行的非常廣泛,成為主要的飲料,直到19世紀歐洲人才學會種植與處理咖啡,本世紀咖啡才在世界廣泛流行開來。
伊斯蘭教更嚴格地禁止崇拜偶像、圖像,甚至發展為禁止描繪一切有靈魂的生物,伊斯蘭世界的人們將才華都用於創造圖案、描繪書法、開發詩歌和研究音樂上了,目前在世界各地活躍的主要樂器幾乎都來源於伊斯蘭世界,他們發明的撥弦樂器在西方發展為吉他和曼陀鈴,在中國演變成琵琶;拉弦樂器在西方改造為提琴,在中國固定成胡琴或馬頭琴;笛子在東西方幾乎相似。中國人古代自己發明的樂器如排簫、缶、磬、古琴、箜篌等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,歐洲人自己發明的蘆笛、七弦琴也成為歷史的遺跡。
伊斯蘭教文化的擴張一度到達歐洲的巴爾幹半島和西班牙,向東一直進入亞洲,只是遇到印度文化的阻礙,不得不分為兩路,向南經馬來亞、印尼直到太平洋盡頭菲律賓的蘇祿島,向北經中亞進入中國,目前還在向撒哈拉沙漠以南和非洲的東海岸進發,甚至在美洲的黑人中也已有很大的發展。
伊斯蘭教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大宗教,但是大部分以華語為母語的人對於伊斯蘭卻很陌生。近年來因為媒體的報導,讓大眾有一種錯覺,認為伊斯蘭教是反現代、落伍、暴力的宗教,事實上伊斯蘭教追求的是「和平、順從」的宗教。
伊斯蘭宣導理性,以理性理解教門,建設世界,鼓勵求知,採納最先進的科學技術,並將之運用於一切領域。伊斯蘭並提倡改革與創新,反對因襲和盲從,堅持與時俱進。伊斯蘭決不限制創新,對於任何問題都有自己的解決辦法,只是當代的穆斯林無所作為罷了。創制在當代既是宗教義務,又是現實的需要。它的大門永遠為有能力的人敞開著,不管是選擇性的,還是原創性的、個人的還是集體的、局部的還是整體的。